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我妻薄情 第386节  (第2/3页)
r>    谢玄英弯起唇角,又道:“我让汉人与苗人各自成队,互为攻守,如此,既省得他们在军中斗殴寻事,也好学一学苗人的兵法。”    “斗殴?”程丹若问,“很常见吗?”    他点头。    “不能混合队伍吗?”她疑惑,“这样汉苗分立,也许会加剧矛盾。”    谢玄英迟疑:“我想?过这个?问题,但他们互相排斥,且语言不通,难以交流。”    “这不是长久之计,”程丹若中肯道,“还是要想?办法让他们友好往来。”    他叹气:“丹娘,和我们打仗的是苗人,虽说苗寨之间也有敌仇,可兔死狐悲,物伤其类,除非像安定长官司,获罪充军,抑或是水东、水西受命而来,谁肯同室cao戈?”    程丹若没有吭声。    许久,才道:“会有办法的,”她重复了一遍,“这不是长久之计。”    第313章 做尝试    平心而论, 谢玄英接手的这群新兵,已经有点模样了。    他?们之中的汉人部分来自卫所, 是之前被挑剩下?的。这类人无外乎两种情况, 要么负伤,行动多有不便?,被筛下?来的, 要么有关系, 报了老弱病,打?点后?留在后?方。    但卫所废弛已久, 一卫满额是五千余人, 吃空饷的能有一半儿。首次调集的一万余人, 就掏空了贵州一半兵力——贵州就驿道?一线属于大夏, 各地均不能缺人防守, 以免其他?夷民动乱。    所以,新兵中更多的是新征入伍的流民或贫民。    前些年,皇帝决心尝试募兵, 以抗倭寇, 成绩斐然。这次自定西伯家中抄出百万白银,国库充实, 他?便?同意兵部的请求,允许贵州募兵平叛。    谢玄英被调到贵州,与此事亦有关联。    皇帝可?不想大笔的军费又不明不白地消失了。    事实证明, 这是个正确的决定。    这些新兵都是被饷银吸引,主?动选择从军的。    那他?们能有多少工资呢?    户部的账目上写?的是5两,可?落到谢玄英手上, 就剩每人3两这么多了。而他?也不能真的每人发3两银子?,库房里可?没那么多白银。    3两银子?的军饷, 包括衣服、粮食、武器和马,这就去掉了1两。剩下?的,他?不能全?分发下?去,要留一部分以备不时?之需。    比如,粮草因为雨天烂了,被敌军夺走了,莫名其妙被火烧了(……)。    还?有阵亡的军户要抚恤,生病了要买药,最后?切实落到士兵手里的饷银,大概是1两银子?。    钱也不会发白银,必然是以铜钱为主?。    饶是如此,许多士卒也已惊喜万分。    发下?来的米,不是霉的,做衣服的布,不是烂的,隔三差五的,伙食里还?能见到rou腥,这可?比想象中好了太多。    这自然引起了卫所士卒的不满。    他?们世世代代是军户,屯田能换一部分粮食,可?被征召后?,朝廷不发饷银,只管衣食住行。    募兵的能有一两的月钱,他?们没有,谁能高兴?    谢玄英早有预料,提前准备好的银子?就有了用?武之地:cao练优胜的队伍,当月能额外领3钱银。    他?平均每隔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