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南区 (第3/3页)
清淡开胃的。” 佣人端来黑咖啡,沈翯接过,喝了半杯。 沈北昆用餐巾仔细地按了按唇角,目光转向刚刚落座的沈翯:“你今天有什么安排?” 沈翯将杯中最后一点咖啡饮尽,放下杯子,迎上父亲的视线,“妈难得回来一趟,我周末多陪陪她。” 事实上,得知母亲当晚会到家时,他便已经让助理王琦推掉了周末所有的应酬和。昨日的牌局他必须去,但除此之外,所有时间,他都留出来。 母亲的归期总是飘忽不定,他不想错过。 沈昭华闻言,眼睛里的光彩更盛了,唇边的笑意几乎要溢出来。“你这孩子,有心了。” 沈北昆对这幅母慈子孝的画面不置可否,面上看不出情绪波动,只是点了下头,道:“那刚好,中午你舅舅要过来,你跟我们一块儿在家里吃。” 听到“舅舅”二字,沈昭华脸上的热切稍稍降了温。 沈昭远,她的双胞胎弟弟。明明只比她晚出生几秒钟,性格却南辕北辙。 她耽于艺术与情爱,追求绝对的自由与真实;他则内敛、沉稳,心思缜密,在政坛上步步为营,年纪轻轻便已坐到市秘书长的关键位置,是沈家政治版图的重要一极。 沈北昆当年选择与她联姻,除了看重她父亲彼时的地位,沈昭远这个极具潜力的小舅子,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。 某种程度上,沈北昆与沈昭远的共同语言,远比跟她这个妻子多得多。两人在权力运作、利益交换上的默契浑然天成。 沈昭华有时甚至会生出些荒诞的念头:若非世俗的枷锁,丈夫那般务实的人,或许更乐意与沈昭远结成“秦晋之好”。 她并不讨厌这个弟弟,只是,他的到来,意味着这栋宅子里又将充斥那些她避之不及的的交谈。她的心思早已飞到了另一栋楼的琴房,飞到了那些流淌的音符里。 早餐用罢,沈北昆起身去了书房。 沈昭华放下餐巾,已有些按捺不住,她看向沈翯,眼神里满是期待,“昨晚听你拉肖斯塔科维奇,感情是对的,但手上的功夫退步太多了。我们去合一曲,我给你好好磨磨。” 沈翯却并未立刻应下,他细心地观察着她的神色,关切地问:“您刚回来,时差倒过来了吗?精力跟得上?” 长途飞行加之时差颠倒,对身体的消耗不小,他不希望母亲勉强。 沈昭华摆摆手,神采飞扬,“没事,在飞机上睡得足,昨晚也休息得很好,现在精神着呢,完全没问题。” 听她这么说,沈翯这才放下心来,唇角微扬,眼中漾开笑意:“好。” 推开琴房的门,暖融融的光线铺满了木质地板。 沈昭华走到琴柜前,取出了自己那把瓜奈里家族制作的古董琴,色泽温润,琴身线条流畅优美。 她动作娴熟地给自己的琴调着音,细碎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,显示出演奏家扎实深厚的功底。 调好音,试了几个音阶,沈昭华满意地点点头。她转身,从旁边的架子上抽出一本琴谱,在谱架上仔细放好,翻到其中一页,指尖在乐谱上轻轻点了点。 “这首亨德尔的,我和你很久没合过了。”她侧过头,看向已经架好琴的沈翯,“来,从慢板开始,你跟着我的节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