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白昭的南洋往事 (第2/2页)
易往来时,就听闻了缪家的悲剧。老缪先生和长子在一次"意外"车祸中丧生,而英国殖民当局对此事的调查草草了事。明眼人都知道,这是殖民者为了夺取缪家那片产量惊人的橡胶园所使的手段。 "白先生不必为我难过。"缪丁兰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,声音轻柔却坚定,"父亲常说,橡胶树被割伤才会流出乳汁。人也是一样,只有经历过伤痛,才知道自己有多坚强。" 雨声渐歇,阳光穿透云层,在积水的路面上洒下细碎的金光。白昭注意到缪丁兰的鞋子和裙摆都沾满了泥浆,显然是一路从橡胶园步行而来。 "我送您回去吧。"白昭提议道。 回程的路上,缪丁兰向他详细解释了账目中的几处关键数据。白昭惊讶于她对商业的精通——每一笔收支、每一处成本都计算得精确无比,甚至对国际橡胶市场的波动趋势也有独到见解。 "缪小姐在商业上的才能,实在令人钦佩。"白昭由衷赞叹。 缪丁兰望向窗外掠过的橡胶林,轻声道:"从小父亲就让我和兄长一起学习经营之道。他说,在这片土地上,想要守住自己的产业,就必须比殖民者更聪明、更坚韧。" 马车驶入缪氏橡胶园,眼前的景象让白昭心头一震——几十名工人正在有序地割胶、收集乳浆,而负责监督的竟都是妇女和老人。 "青壮年男工呢?"白昭不禁问道。 缪丁兰的眼中闪过一丝黯然:"都被殖民当局以各种名义征调走了。剩下的人,要么是年迈无法劳作的,要么是像我这样的&039;弱质女流&039;。"她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弧度,"他们以为这样就能让缪氏橡胶园停产。"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。在缪丁兰的带领下,这些"弱者"创造了惊人的产量。她改进了割胶技术,调整了工作时间,甚至亲自设计了一套简易的运输系统。橡胶园不仅没有倒闭,产量反而比父兄在世时提高了两成。 "白先生,您知道为什么橡胶树能在热带风暴中屹立不倒吗?"走在橡胶林间的小路上,缪丁兰突然问道。 白昭摇头。 "因为它们的根系会互相缠绕,彼此支撑。"缪丁兰抚摸着身旁一棵橡胶树粗糙的树皮,"华人在这里也是一样。单打独斗只会被各个击破,唯有同舟共济,才能在这片异乡生存下去。" 这句话触动了白昭。他此次南洋之行的目的,正是为了扩大"同舟会"在东南亚的影响力,团结海外华商共同抵御殖民经济的压迫。而眼前这位年轻女子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坚韧,远超过他见过的许多商业大亨。 接下来的日子里,白昭与缪丁兰的合作越发密切。"同舟会"通过自己的渠道帮助缪氏橡胶园打开了新的销售市场,避开了英国殖民政府的贸易垄断;而缪丁兰则利用自己在当地华商中的声望,为"同舟会"争取到了更多支持。